放棄晚上12點以前要睡覺的定律,以及放棄每天要讀托福二個小時的規定後,我終於啃完朱少麟的第三本小說[地底三萬呎]了..
感謝泡泡的熱情推薦,這本書真的是好看到爆..
又是一個既Homer和希臘三大悲劇作家之後,可以對人性如此近距離觀察的人, 猶如拿了一只放大鏡..
不!更貼切地來說,應該是拿一座顯微鏡,把人性的善惡天性放在載玻片上,並以最大倍數來顯示..
上至達官貴人,下至社會最底層,朱少麟都能觀察入微..呈現那些人背後的辛酸和不得已..並把現代社會現象和弊病一字不漏的mock一番..
以下就是我從書中覺得寫得超讚的句子,供大家欣賞欣賞囉!!
「善惡是互相牽扯不清的,沒有人真正罪惡,也沒有人完全無辜,世界就像個大坑人人互相挖掘,所得僅止是碎屑,如何界定是非?」
「上帝給了人一張臉,魔鬼教會了人怎麼給自己上妝,外表最不可靠..」
「人們看的是表面,人們給別人看的也是表面,沒有人能真正認識另一個人」
「追憶似餿水年華」
「一切垃圾都是人的衍生物,只因為人太迂迴,太不直接,太無法面對,你如果像我一樣住在垃圾場,就會知道,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垃圾都是多餘的包裝。你自己就是一大盒聖誕禮物,外頭裹上漂亮得不得了包裝;拆開包裝,是堅硬外殼;褪去外殼是柔軟襯護;剝下襯護,是浮誇修飾;揭開修飾,是瑣碎點綴;抹除點綴,是怯生生的,一個無法曝光的,你。」
「怎麼在記憶裡,最遙遠的路程卻是直線距離?」
「他很想搭火車離開,去哪裡?無所謂,方向不是重點,重點在距離...」
「也許人都飛馳在秘密的旅程上。也許旅程本身就是個誘惑,既然到了一個全新的地方,就不介意再往下走一程。」
「人都需要被發覺啊,在我們的內心深處,總存在著一個寄特的角落...渴望被目擊,被瞭解...錯了...人或許都希望被瞭解,但是人更希望被誤解。」
「我抵達了,卻又在絕望中跪地匍匐;所謂巔峰,也就是再也沒有遮蔭之處。」
「應該說你差不多是一條河,你是無數小水滴的組合,但是沒有一滴水是你。這個世界和所有的別人都在不停地變換微妙組合,那總合構成了一個流動的你,你的每一個片刻,也都與以前的你不再相同。所以說並沒有一個實際的你,但是可以看得到一個模模糊糊的,你淌流過的痕跡。」
「沒什麼特別可言的理由,我們只是都長大了。」
「是的,在光陰的流轉中,我們無一倖免,每個人多多少少都無奈地走了樣。」
「人生原本交錯悲歡,何不快意作夢一場?」
「記憶真像一把刀,削去多餘的枝節,隱藏的訊息於是圶 年後漸漸發威,越捉摸,就越覺得它尖銳。」
「我們的未來,是神的回憶,祂全知一切,但祂不能改變什麼...」